原则上说,幼儿园应该是最快乐的学习生涯,孩子无需学习太多硬性知识,大多时候都是无忧无虑的玩耍。可是幼儿园也是“小社会”,这里也有很多人情世故,只是父母没有太在意而已。
故事案例:
最近一周,梦梦从幼儿园回来,不像之前那么快乐。大多时候,她都不愿说话,而是自己一个人玩玩具,或者看电视。看着梦梦的异常表现,妈妈特别担心,多次询问之后,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被“欺负”了。
原来,班级里有孩子拉帮结派,导致梦梦被孤立。连续一周,都没有人跟梦梦一起玩耍,妈妈怪自己太粗心。后来及时跟老师沟通,才算解决这一问题,但梦梦却开始不喜欢幼儿园。
其实幼儿园的潜在伤害,远比“孤立”更多
1、不被老师喜欢
嘴上说着一视同仁,可是很多老师的做法,确实让家长和孩子寒心。每个班级里,都有老师特别喜爱的孩子,他们要么多才多艺,要么漂亮帅气,要么嘴巴特别甜。当然,也有老师不太喜欢的孩子。
若是不幸,成为老师不喜欢的孩子,那心里该有多难过啊?可能从现在开始,就会从心里害怕和抵触老师,对于将来的学习生涯,也会造成伤害。
2、排名背后的隐患
表现好的孩子,都会得到老师的奖励,不管是零食还是小红花,都会被其他小朋友羡慕。老师的奖励,原本是为了督促孩子,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表现。可是“肉少狼多”,很容易让表现落后的孩子,产生强烈的挫败感。
他们也曾积极努力,奈何能力有限,总是超过不别人。到了最后,孩子就可能自暴自弃,反正又超不过别人,还是不要努力吧。
3、被起绰号和嘲笑
没有人喜欢被叫绰号吧,这对孩子来说,是一种特别深的伤害。尤其是原本就敏感的孩子,绰号就像无形的枷锁,把他们永远困在里面。除了绰号之外,还有孩子总是被嘲笑。
可能在父母看来,这就是其他小朋友开玩笑,并没有恶意。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,不管是绰号还是嘲笑,都会让他们受伤,尤其是心理的伤害。
写在最后:这些行为,其实在幼儿园特别普遍,很多父母都没有当回事。殊不知,孩子正在饱受折磨和伤害,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,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。
校对 庄武
龙坤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